全球制造業咨詢公司Kearney發布年度研究報告。研究顯示,2019年美國國內制造業的份額明顯高于14個亞洲出口商,其中,從中國進口的制造業受到的打擊最大。對此,Kearney合伙人表示,“三十年前,美國生產商開始在中國制造和采購是出于一個原因——成本。貿易戰使關稅更加充分地體現了第二個原因——風險,即關稅和中國進口中斷的威脅促使企業在保證成本的同時更加充分地考慮供應保證。如今新冠病毒疫情迫使企業更全面地進入了第三個維度,并且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韌性,即能夠預見并適應無法預料的系統性沖擊的能力。”Kearney預測,企業“將被迫在重新考慮其采購策略以及調整其整體供應鏈方面走得更遠。”特別是,Kearney報告指出,預計跨國制造業將越來越傾向于分散風險,而不是僅僅依靠中國,因為此次的疫情已經暴露了其風險。Kearney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跨國制造業將完全放棄中國。不過,這確實意味著中國作為西方制造業中心的時代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