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3月中旬疫情開始在歐美暴發、各國紛紛采取限制外出等措施和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日企工廠被迫停產。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此次調查采訪了銷售額較大的100家制造業企業,截至27日,給出回復的79家企業在全球的約3450家工廠中,291家被迫停產,占比為8%。在2月10日至今的一個半月時間里,停產的工廠數量增加了四成。具體來看,在美國有工廠停產的企業占比為49%,在歐洲有工廠停產的企業占比為58%(包括全部停產和部分停產的情況)。本田至少有18家整車工廠停產,相當于其全球工廠數量的一半。豐田汽車位于北美和歐洲至少14個國家的18家乘用車工廠也已停產。另一方面,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的企業中只有20%工廠處于停產狀態,與2月10日的76%相比降幅明顯。八成企業已恢復正常運轉。調查還顯示,在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71%的企業存在“部分停產”現象。在頒布“禁足令”的印度,松下、鈴木等企業已經停產。東南亞也因為疫情的蔓延而出現停產潮。日立制作所和大金工業等企業位于馬來西亞的工廠和日本車企位于泰國的整車工廠相繼停產。由于很多日企的營收嚴重依賴東南亞和印度的工廠,預計它們的業績將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