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嚴重打擊了全球經濟活動,中國2020年一季度的GDP增長將會大幅收縮。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各國已經采取快速而凌厲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抵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加上預期4月或5月疫情有望見頂,全球經濟雖然會出現放緩,但不致于陷入大蕭條。與各國相比,大摩認為,中國將是首個走出受疫情拖累經濟的國家,經濟將從二季度起開始出現復蘇,但短期內仍受制于外部需求疲弱,間接拖累中國的就業市場。此外,由于防控輸入性疫情而需繼續保持一定的社會隔離,將會進一步延遲消費恢復正常水平,因此,估計2020年中國經濟只會出現U形復蘇,而非V形反彈。邢自強還預期,面對疫情拖垮經濟的困局,中國會采用與過去不同的措施進行提振,除了通過財政政策以維持小企業營運及低收入工作的數量,同時有機會推出全國性的刺激消費政策,加快新型基建發展的投資,以緩解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這些新型基建包括5G基站、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及數據中心、超高壓電網、城際高鐵及電動車充電站共6方面的新基建投資。大摩預期,這些領域在未來10年每年的平均資本投資額將高達1800億美元,為過去3年平均投資額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