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國家統計局表示,2月份CPI同比漲幅5.2%,比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對此,國家統計局官員毛盛勇表示,總的來看,價格漲幅比較高,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食品因素,其中豬肉價格漲幅高達135.2%,拉動CPI上漲3.2個百分點;第二個是疫情因素,疫情防控期間,物資運輸增加了一些成本;第三個是翹尾因素的影響,1、2月份翹尾因素影響比較大。毛盛勇指出,盡管漲幅比較大,扣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2月份的上漲是1%,比上個月還是回落0.5個百分點,總體來講價格的漲幅是結構性的。對于未來CPI走勢,他表示,從食品因素來看,包括生豬存欄和出欄的環比都在上升,生豬價格總體呈現出高位回落趨勢;從疫情因素來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物資流通變得更加順暢,有利于價格保持相對穩定。他指出,“我們不會搞大水漫灌,更多是精準地幫扶,所以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也不會對價格的上行帶來明顯的推動。”總的來看,盡管當前幾個漲幅比較高,但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一個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