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源地的中國,上海和廣東等主要省份的企業到3月10日已經復工一個月。許多行業的復工率達到了8成左右。但由于人手短缺,遠未達到滿負荷生產的程度。截至3月3日,16家大型車企的主要生產基地復產率達到了84%。造船業也在加快啟動設備運轉。在產業比較集中的浙江省,大型造船企業到2月底的復產率達到90%以上。在新冠疫情的發源地湖北省,由于確診病例較多,原則上仍不允許企業開工生產。但集中在該省的面板和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屬于特例。大型面板廠商華星光電(CSOT)的武漢主力工廠一直在運轉,包括一月下旬的春節長假在內也沒有停工。湖北省其他行業眼下也出現了復工復產的動向。在武漢市擁有汽車生產基地的本田的部分工廠9日從地方政府獲得了在確保衛生對策等的條件下陸續恢復生產的許可。預計將從11日起陸續重啟生產。
關于中國主力工廠的設備運轉率,智能手機代工企業、臺灣鴻海精密工業3月3日透露,“相對于需求,只能確保50%稍高的產能”。機械行業的大型企業雖然復產率被認為達到7成,但設備運轉率似乎并不高。為防止疫情擴大,員工的外出和行動都受到限制,很難確保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