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的《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GDP總值為990865億元,同比增6.1%,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這也標志著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其中,2019年國內內需貢獻占比近9成,社零規模創新高;制造業增加值有望第10年居首;生態環境修復能力也在不斷改善等。
據介紹,2019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占57.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6.6個百分點。反映在消費零售端的表現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1649億元,同比增8.0%,規模首次突破40萬億元。
社零收入增長一定程度緣于居民消費形態升級。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同比增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
在三大產業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以70467億元、386165億元和5342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5.7%和6.9%。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以53.9%的占比位列三大產業之首,第一、二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7.1%和39.0%。
隨著消費動能擴張,生產動能同步驅進,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繼續深化。其中,制造業作為第二產業的強力支撐,增加值有望連續十年排行世界第一。
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穩居世界前列。比如,集成電路產量2018億塊,增長8.9%;鋼材產量12億噸,增長6.3%。2019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
產業轉型推動新動能較快發展。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8.8%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