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智庫獨立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出臺了一份名為《中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澳大利亞出口業風險》的報告,分析了澳大利亞出口業在疫情期間的可能損失。報告撰寫人、悉尼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薩爾瓦多·巴伯恩斯指出,假設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2020年6月結束,澳大利亞與中國有出口業務往來的18個行業的收益或損失80億-120億澳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4%-0.6%。在這些行業中,商務考察、教育、旅游和客運為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高風險行業,其中教育和旅游等服務行業則肯定會受到疫情影響。201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的出口總額為1750億澳元,占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7.5%。如果新冠疫情導致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大幅減少,澳大利亞整體經濟會受到巨大影響。報告按照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程度將教育業、客運、旅游業和商務出行共同列入高風險類別。報告預測,礦產、教育和旅游這三個產業今年因疫情遭受的出口損失可能高達100億澳元。在對華出口中,教育(93.8億)是最大的出口服務業,與農業出口(107億)旗鼓相當。第二位的旅游業(43億)的規模還不到教育出口的一半。澳大利亞在2019年對華出口中高居第一位的是礦業,出口額達到943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