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212家零部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損失最高的達到20億元人民幣,營收損失在2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占比為16%。營收損失或許還可以估算,而疫情對整個產業鏈造成的影響卻不可估量,而且不僅局限在中國企業。推遲開工、人員隔離、物流停滯,讓汽車供應鏈產生的問題正在全球蔓延。
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制造相關。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額超過600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在華子公司對外出口占40%。跨國零部件不斷加大對中國工廠的投入,也讓供應鏈出現了現如今牽一發動全身的局面。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安波首席財務官預測,在整個產業鏈因疫情而延長假期并停供后,中國汽車產量第一季度的產量將減少15%,全年將下滑3%。咨詢機構HIS Markit表示,受疫情影響,線下交易停滯的情況很可能會持續到3月中旬,中國汽車產量將直接較少170萬輛。麥肯錫表示,目前還無法準確判斷此次疫情何時徹底結束,也很難判斷何時整個經濟能夠完全恢復正常運行。這種不確定性帶給零部件企業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疫情對于整個經濟,整個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并不是毀滅性的。對于整個汽車市場的需求,業界普遍認為,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產業會受到較大的波及,但是整個汽車產業的需求還在,空間還在,機會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