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青年世界報》1月18日報道,盡管處于與美國的貿易戰中,中國經濟2019年仍增長了6.1%。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在北京公布了相關數據。這一增速處于中國2019年春季確定的6%至6.5%目標區間。在上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前十年實現幾乎爆炸性的增長之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長率自2015年以來一直浮動在6%至7%之間。報道稱,當前,中國經濟甚至呈現出可能再次上漲的趨勢。2019年12月,中國工業生產同比增長6.9%;11月的漲幅還只有6.2%。11月和12月零售業分別同比增長8%。就連一些西方觀察家也對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報道指出,中國仍是世界經濟最強勁的火車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6日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出這一點。根據報告的數據,沒有哪個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速高于中國。印度GDP增速達到5.7%,東非地區達到6%——不過僅僅歸功于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的強勁增長,而這兩個國家都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緊密的合作。主要是傳統西方國家增長乏力。美國僅實現2.2%增長,歐盟增速在1.4%上下,歐元區甚至僅在1.2%左右,幾乎不超過俄羅斯(1.1%)。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GDP 2019年僅增長了0.6%。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7日報道,一年之間,天翻地覆。在2019年到來前,中國經濟受到貿易緊張局勢的沖擊。但一年后,中國出口商利潤開始回升,勞動力市場也趨于穩定。報道稱,在貿易休戰之前,由于全球電子工業回暖,中國的出口部門就已經開始復蘇。報道還稱,鼠年伊始,中國經濟從總體上看,經濟明顯企穩。報道指出,這方面的最佳證據是,在輕工業盈利能力提高幾個月后,投資出現反彈。令人鼓舞的是,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投資似乎主要集中于出口導向型私營制造業公司,而不是基礎設施或重工業。
IHS馬基特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說:“對中國經濟來說,最新數據為中國新年提供了一個非常積極的開端。”他說:“受益于與美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政府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的持續積極影響,2020年經濟預計將持續健康增長。”
另據美聯社1月17日報道,隨著北京與華盛頓貿易戰休戰,預測者認為,中美貿易戰休戰可能有助于恢復消費和商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