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德國出口商遭受了明顯挫折。正如聯邦統計局周四(1月9日)所公布的那樣,2019年11月份德國的出口額比前一個月下降了2.3%。接受路透社采訪的經濟學家此前曾預計德國出口最多下降0.5%。因為去年的9月和10月,經濟增長還達到1.5%。不過同樣是在去年的11月,德國企業的生產大幅度提高,創一年半以來的最高紀錄。工業、建筑和能源供應領域的總產值比10月份增長了1.1%。聯邦經濟部認為,“工業領域的經濟不景氣并未消除。”“但是穩定的新訂單來源和商業預期的改善表明,未來幾個月工業界的局勢將有所好轉。”
但是巴符州州立銀行(LBBW)的經濟學家尼克拉什(Jens-Oliver Niklasch)認為,德國工業的狀況仍然不盡人意。他認為盡管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被夸大,但對于德國經濟而言,2020年可能是艱難的一年。特別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正在給全球經濟帶來壓力,也遏制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德國作為一個大型出口國,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據德國外貿協會(BGA)最近的預測,2019年德國全年出口最多增長0.5%。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指出,各行業的發展存在很大差別。據該研究所公布的消息,化學工業亮點最大。汽車和機械工程領域則明顯出現赤字。據相關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工業產值同比下降了2.6%。
工業協會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2020年各行業的經濟發展將不是很均衡。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經濟學家特魯格(Achim Truger)認為,經濟發展將有不同的結果。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銷售額是在下降。但是服務業發展良好,就業市場穩定。特魯格認為,德國勞動市場的強勁發展導致工資有所上漲。他說,這便是“消費支撐著經濟。”德國《商報》也強調,雖然出口和周期性產業是德國國民經濟的支柱,但是在勞動力市場上,這些領域“不再是工業界老大”。現在是貿易、物流、酒店餐飲、護理或建筑部門正大量招聘員工。《商報》寫道:“即使工業疲軟,在德國也不會沒有工作可做。”德國VP銀行(VP Bank)的經濟學家吉策爾(Thomas Gitzel)總結了新一年的發展前景,他認為:“相對穩定的國內經濟仍然是德國經濟增長的支柱。”而且德國經濟并沒有那么糟糕。“所有預測都顯示不會出現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