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后,中美即將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中國買家大舉采購巴西大豆以及北京兩項令人意外的政策措施,使得美國農產品今年對華出口將翻番的希望變得暗淡。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做為“第一階段”協議的主軸,中國2020年可能采購4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第一階段協議旨在平息2018年來兩大經濟強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這場貿易戰中,中美兩國你來我往地互征關稅,已打亂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商品流動,拖慢全球增長,讓金融市場惶惶不安。貿易戰也令美國農業苦不堪言,而這個板塊正是特朗普11月尋求贏得連任的關鍵票倉。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周四表示,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于1月13~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中國買家提前采購巴西大豆,令人不禁懷疑當協議拍板后,中方買家是否還有胃口可吸納美國龐大的大豆供應。兩位駐中國交易商稱,中國將生大豆壓榨成動物飼料和食用油的利潤在2020年年中將改善,那時正值巴西的大豆出口旺季。交易商匿名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進口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一位交易商表示,“即使達成貿易協議,壓榨商關注的焦點仍然是大豆是否便宜,如果南美大豆價格較低,買家將轉向南美”。400億美元采購清單的細節尚未公布,中國也沒有確認任何采購承諾。12月13日宣布將達成貿易協議的消息推動美國谷物和牲畜市場上漲,這種漲勢已經消退。
上周,中國已暫停了今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添加了10%生物燃料乙醇的車用乙醇汽油計劃。這加劇了美國對貿易協議的擔憂。因為該計劃預計令美國對中國生物燃料出口及玉米出口增加。中國表示不會提高低關稅谷物進口配額以容納美國出口增加后,次日就傳出中國乙醇需求不會增加的消息。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周四表示,中國將繼續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入世承諾,完善小麥、玉米等關稅配額管理辦法,將在市場化條件下充分使用配額,這與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并不矛盾。即便如此,市場觀察人士仍懷疑,沒有大規模種類繁多的商品,進口4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目標能不能實現。芝加哥經紀商Zaner Ag Hedge首席策略師Ted Seifried稱,“目標規模這么高,(市場)對能不能達成非常懷疑,”“如果中國要實現或是接近這一規模,乙醇必須是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