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最新發布報告,預計中國2020年GDP增長目標設定在6.0%左右,實際增長率將達到6.1%;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穩增長和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全年降準預計為150bp,中期借貸便利(MLF)降息20-30bp。北大光華教授劉俏、顏色撰寫報告稱,展望2020年,鑒于中美雙方目前尚未找出解決的辦法,且中美博弈具有長期復雜性,預計未來中美經貿關系或有反復、摩擦再起,甚至取消的關稅會再加回來,中美第二階段經貿談判過程將充滿曲折。報告稱,“我們認為2020年經濟或將前低后高,一季度GDP增速6.0%,年底逐步回升至6.2%,2020年全年增速有望達到6.1%左右。”
在財政政策方面,報告認為,2020年赤字率將小幅提升至3%,赤字規模或將增長4000~5000億元人民幣,整體規模將介于3.16萬億~3.27萬億左右。預計地方赤字破1萬億,中央赤字破2萬億。未來財政政策發力的主要抓手仍為地方政府專項債,預計2020年專項債限額在2.8萬億~3萬億之間。隨著專項債規模擴張,疊加重大項目資本金下調的政策影響,預計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能夠撬動的基建投資將達1.57萬億元~1.75萬億元,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6.5%左右。
報告指出,在貨幣政策方面,相較于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較高,因此仍有較大降準空間,且今年財政政策穩增長的發力點為專項債,規模較大,貨幣政策需要通過降準來保障流動性充裕,從而配合財政政策的實施。預計在2020年1月降準后,央行視經濟情況而定可能再降準1~2次,全年降準150bp。報告稱,2020年央行或有4~5次MLF降息,約每季度下調一次MLF利率,每次下降5個基點左右,總體有望下調20~30個基點。
中國央行元旦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人民幣,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在房地產方面,今年或將出現地方政府進行“一城一策”的靈活微調,在有實際需求的地方允許增加供應和適度的價格波動,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在邊際上有所放松。雖然房地產金融仍將堅持“穩中向緊”,但隨著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釋放流動性,信貸環境的改善將為房企緊張的資金鏈帶來一定程度的緩和。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房地產投資作為經濟穩定器的作用仍將凸顯,隨著政策微調和信貸環境改善,預計2020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雖然持續下滑,但增速不會低于8%。同時在人口持續流入的核心城市群和改善性需求潛力較大的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將小幅回溫,房地產銷售價格逐漸趨穩。
報告認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將有利于中美關系短期穩定,今年上半年較為順利但下半年較坎坷。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并未解決華為、中興等多家被制裁企業的問題,25%和15%的關稅也未完全取消。隨著第二階段經貿談判的深入,中美雙方對貿易摩擦核心問題的分歧將愈發明顯。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將于1月15日在白宮與中國簽署雙方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盡管有關該協議的具體細節仍十分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