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12月26日報道稱,2020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日前已下發,首批額度總計10383萬噸,同比增長8%。和以往相比,首批進口允許量的大名單里少了寶塔石化這樣的“熟面孔”,一些民營大煉化企業的配額則大幅增加。報道指出,2018年底公布2019年獲批配額較晚的幾家地方煉廠,2020年獲批配額的增量十分明顯,顯示傳統地煉基本還處在正常運營的軌道;一些民營大煉化企業的獲批配額出現成倍增長,如恒力石化獲批配額從400萬噸增至1000萬噸,同比大漲150%;浙江石油配額從400萬噸增加到800萬噸,超過今年全年的累計允許量。報道并引述金聯創分析師周國霞稱,此次下發的進口允許量和以往批次相比還是有明顯差異。分企業性質看,傳統地方煉廠2020年首批總計獲得7581萬噸配額,同比減少了3%。其中,拿到配額后幾乎年年都獲得進口允許量的寧夏寶塔石化此次獲批的額度卻為零。“這是由于這家公司今年財務狀況急劇惡化,近期還不斷爆出將進入破產重整的消息。而且,它雖然在2019年年初第一批就獲得了65萬噸的原油進口配額,卻毫無進口業績,因此商務部此次就不再給它下發額度。”周國霞表示。
2019年9月下旬,寶塔石化集團10億元人民幣五年期中期票據,因未能按約定籌措償付資金,構成實質性違約。至于其他傳統地方煉廠,增減幅度基本正常,變化幅度多維持在10%~30%之間。周國霞并認為,面對各種新舊動能轉換及促進地煉整合的政策影響,傳統地煉的原油進口仍受到一定沖擊。預計未來兩年,傳統地煉的整體原油進口量還是會觸頂甚至開始回落,新型煉化一體化煉廠將接棒傳統地煉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新增長點。中國自9月1日起對美國原油開征5%進口關稅,這是一年多前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石油首度成為課稅目標。這個5%關稅并不受第一階段協議的影響。中國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來自美國的原油進口已經自去年創下的紀錄高點大幅下滑。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前10個月的美國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腰斬至146275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