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是不是發展中國家?”《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11月12日發文探討這一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7月批評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國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享受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并點名新加坡、阿聯酋、韓國、墨西哥、中國等。文章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劃分本來就沒有絕對標準。常用的劃分標準之一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展援助委員會的官方發展援助國家和地區名單,2018~2020年的最新版名單中列出了14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巴西、印度等均在名單之列。該名單的標準之一是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目前的標準是GNI在1025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3995美元以下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12375美元以下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12375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可以說,高收入國家與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界限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界限。”2018年韓國的GNI為30600美元,新加坡為58770美元,高于日本的41340美元。而中國為9470美元,巴西為9140美元,屬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印度為2020美元,屬于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報道最后稱,在WTO框架內,是否自稱“發展中國家”還具有政治意義。意在顯示出與中國大陸不同的臺灣2018年宣布放棄“發展中經濟體”待遇,希望加入經合組織的巴西也放棄了發展中國家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