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后人民幣加速反彈,至上周收復7元關口,從此人民幣匯率的“7”魔咒被成功化解;近期人民幣表現明顯偏強,當前已反映中美談判的階段進展,不過中美間的談判料不會一帆風順,隨著人民幣彈性持續上升,追逐押注單邊風險仍不小。人民幣大幅升貶主要因素多來自特朗普的有效關稅舉措,8月初特朗普宣布將對余下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稅10%,此舉直接導致了人民幣跌破7元關口,8月底特朗普再祭關稅措施,人民幣最低下探至7.1854元,不過隨著中美由對抗轉向談判,加上中國監管層強力維穩匯市,分化市場預期,人民幣從低位逐漸回升,10月中旬以后中間價重新恢復彈性。預計,10月23日人民幣匯率CFETS指數探底90.80的記錄低點(2014年12月31日為基期)后逐漸回升,至今日累計升1.34%,創近三個月新高;其中人民幣兌歐元、美元和日圓表現均為較大幅度的升值,CFETS指數上升中,人民幣兌這三大貨幣的升值貢獻超過六成,另外只有林吉特表現弱于人民幣,可以看出人民幣在這階段表現強于大多數貨幣。
人民幣兌美元CNY=CFXS在近三周時間里累升1.24%,而同期美指累升0.67%,歐元跌0.72%,日圓跌0.54%,足見人民幣的強勢表現,在這期間主要貨幣中,只有韓元(1.33%)和林吉特(1.54%)升值略強于人民幣,其他主要幣種均弱于人民幣。最近三個月人民幣匯率可說是完成了一個跨越——平穩打破“7”魔咒,之前在2016年底和2018年11月初人民幣兩次逼近7元關口而未破,主要是擔心人民幣跌破7元關口導致資本大規模外流,并引發羊群效應沖擊金融系統穩定,此次人民幣破7元之后有宏觀面的金融市場持續開放和微觀面的中間價維穩等一系列綜合舉措,最終市場擔心的狀況沒有出現。11月初人民幣收復7元關口,并在7元關口上下寬幅波動,也佐證了央行此前提出的“水位”說;對人民幣而言,再無頂底的說法,從這個角度看,起碼離成熟市場貨幣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