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越南正在以“貿易中轉站”的身份,越來越從中獲利。據悉,2019年,越南的商品和服務出口額與GDP之比有望達到101%。這使得越南成為為數不多的“超級出口國”之一。目前這個群體包括,盧森堡、新加坡、香港、馬耳他和愛爾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無論從人口上還是從市場上,都與越南無法相比。有跡象表明,為躲避美國征稅,跨國公司正將生產轉移至越南。據花旗數據顯示,三星電子目前有約一半的手機生產是在越南,而耐克也已將6%的制造轉移至此。今年前9個月,已有61家公司提到將生產轉移到越南、從越南采購、增加在越南的產能,或收購越南公司。而馬來西亞和泰國分別僅有19家和16家公司表示感興趣。高級經濟學家Thomas Costerg表示,出口額超過國民產出的例子事實上是非常罕見的,此前僅有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臺灣和韓國有過此階段。投資策略師Andy Rothman則對越南當前的模式表示擔憂。他認為,第一,供應鏈轉移非常困難且昂貴,越南僅是個小國,工資漲了很多,很難找到熟練工人,并且海關放行、運輸能力、物料供應都是轉移供應鏈中需要面對的問題;第二,越南2019年上半年對美出口同比增長33%,目前為對美雙邊貿易順差第五名,僅次于中、墨、日、德。Rothman表示,“它(越南)應該開始擔心了,因為它可能進入美國的瞄準范圍。我認為(特朗普政府)意識到了,中國的損失就是越南的收益,基本上你只是用一個國家代替了另一個國家。”但同時Rothman認為越南可能“暫時沒事”,因為當前特朗普開始進入選舉模式,傾向于讓經濟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