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降至2013年底以來最低,日圓占比升至近20年來最高。二季度,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總計為6.79萬億美元,占已分配外匯儲備的61.63%,一季度為6.74萬億美元,占61.86%。這是自2013年四季度以來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最低占比,當時為61.27%。二季度外儲總規模增加至11.02萬億美元,前一季度為10.90萬億美元。全球外匯儲備是各國央行以不同貨幣持有的資產,主要用于支撐其負債。中央銀行有時使用儲備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外匯儲備中日圓、歐元和人民幣的占比均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延續了近期美元在外匯儲備中占比下降的趨勢。“歐元和日圓在其他銀行的儲備增加,這些銀行認為歐元是避險貨幣,因為歐洲央行對歐元的承諾,而經濟進展每一次出現恐慌或倒退的可能性時,日圓的避險魅力都令其更具吸引力,”Tempus Inc資深外匯交易員Juan Perez表示。美元仍是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儲備貨幣,但全球各國央行似乎仍在繼續分散儲備到美元以外的貨幣。2019年二季度,日圓在全球已配置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升至5.41%,為2001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已分配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占比升至1.97%,這是IMF自2016年第四季開始報告人民幣在央行資產中的占比以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