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17日表示,他的政府可能在總統大選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也可能在選民投票后的第二天達成協議。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從新墨西哥州前往加州的途中表示,北京方面認為他將贏得連任,但是中國官員更愿意和其他人打交道。他說,他已經告訴中國,如果在2020年11月3日大選后達成協議,對北京而言,協議條款將比目前能達成的“糟得多”。“我認為可能很快就會達成協議,可能在選舉前,也可能在選舉后一天。如果是在選舉之后,這將是一項你從未見過的協議,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協議,中國知道這一點,”他說。“他們認為我會贏得大選。中國認為我將輕松獲勝,他們很擔心,因為我告訴他們,‘如果在大選后達成協議,條款將比目前達成的糟得多。’這是我告訴他們的。他們希望看到其他人獲勝嗎?肯定的。”特朗普補充說。
兩天后,美中兩國副手級貿易談判代表將在華盛頓會晤,進行近兩個月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會談的目的是為預計將于10月初舉行的高級別磋商鋪路。10月初的磋商是為結束兩國長達14個月的激烈貿易戰尋找解決方案。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原定于10月1日開始實施的對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計劃推遲了兩周,此前中國也推遲了對部分美國抗癌藥物、飼料原料和潤滑劑征收報復性關稅的計劃。
眾議院議長佩洛希9月17日表示,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操作發起挑戰是正確的,但他的策略為中國開啟了損害美國農戶與消費者的大門。“我認為我們應該以多邊的方式進行,與歐盟等各方配合,”佩洛希表示,“不論他打算走哪條路來改善貿易關系,就是不要讓對方有能力來損害你的農戶與消費者。”但兩國的貿易專家、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都表示,美中貿易戰已演變為一場政治和意識形態之戰,其戰線遠遠超出了關稅的范疇,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他們表示,未來幾周的磋商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可能只是表面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