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政部于當地時間9月17日更新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所持美國國債減少22億美元,至1.1103萬億美元,為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中國6月所持美國國債小幅增加23億美元,至1.1125萬億美元,退居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持續了5月以來大幅增持的態勢,于7月進一步增持美國國債79億美元至1.1308萬億美元,持倉規模維持近三年來新高。2019年5月,日本增持美國國債370億美元,至1.1萬億美元,為2013年以來最大增幅;2019年6月,日本大幅增持美國國債219億美元至1.1229萬億美元,超過中國躍居美國第一債權國。不過,日本2019年的增持倉操作波動較大,4月時曾減持美國國債141億美元,持倉規模一度降至1.064萬億美元。英國小幅減持64億美元美債,繼續超過巴西,以3347億美元的持倉規模位居美債第三大持有國。2019年5月英國大幅增持223億美元,超過巴西躍居第三。而巴西則以3099億美元的持倉規模居第四,7月巴西小幅減持18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十大美債海外持有地區中有8個國家(地區)都保持了減持的態勢。總的來看,外國持有者7月總共減持美國國債53億美元。
5月以來,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轉鴿”,推動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短期債券收益率跌幅更大,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近0.11個百分點,至1.758%,為2017年11月以來最低收盤水平。隨著全球經濟景氣度的下滑,歐央行與美聯儲也接連釋放鴿派信號,各主要經濟體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6月29日下跌至2.0%關口,是自2016年年末以來首次跌破2%關口,并于2019年7月3日又再度下跌至1.9603%,也為2016年11月8日(上一次美國總統大選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成為今年全球國債市場上漲行情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