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高管9月9日在亞太石油會議(APPEC)上表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戰持續及美國原油供應增加,將令今年的油價承受壓力。在今年的會議上,能源業高管對前景的看法不像去年那樣樂觀,2018年還預測油價到2019年初將來到每桶100美元。相反,布蘭特原油期貨在2018年10月觸及每桶86美元左右的高點后,12月跌至近50美元,目前則回升至近62美元。托克石油交易聯席主管Ben Luckock表示,“這樣的平伏價格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狀況了,我們對年底前的油價持悲觀看法。希望國際海事組織(IMO)將能幫助我們在2020年復蘇”。他指的是國際海事組織調降船用燃料油含硫量上限的新要求,這項規定將從2020年開始實施。
全球石油消費大國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抑制了油價,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牽頭的減產行動對油市提供了支撐。但日本Cosmo Oil總裁Shunichi Tanaka稱,盡管OPEC減產,但石油供應狀況依然良好,因為美國原油產量增加140萬桶/日,滿足了需求的增長。頁巖油革命和產量增加助力美國超越沙特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維多公司的Serio表示,創紀錄的頁巖油產量使得海運原油變得更加輕質、含硫量更低,而大多數精煉設備更適應中質、含硫量更高一些的原油,這導致兩者不匹配,進而對原油市場產生影響。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的分析主管Chris Midgley表示,燃料替代也削弱整體原油需求。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隸屬S&P Global IncSPGI.n旗下。例如,他補充稱,中國部署45萬輛電動公交車,使得24萬桶/日的柴油需求被取代
此外,美國能源部副部長Dan Brouillette于9月9日表示,美國“非常擔心”中國購買伊朗石油。“我們非常擔心中國人的購買行為,特別是政府,”他在阿聯酋舉行的能源會議間隙表示。他補充稱,美國官員將與中國政府討論這一問題。2018年,美國退出了世界大國在2015年與伊朗達成的一項核協議,并重新實施制裁,以遏制伊朗至關重要的石油貿易。一位美國官員9月8日表示,美國將繼續制裁任何向伊朗購油或與伊朗革命衛隊開展業務者,不會再發放購油豁免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