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中美經貿戰已觸及美國經濟痛點。其一,貿易沖突不斷沖擊美國各行業和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負面作用不斷顯現。關稅不斷威脅到美國中小企業及下游制造業就業崗位,企業被迫承擔更多成本,削減額外投資,延遲開發等重要業務活動。關稅措施打擊了美國企業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市場預計,由于本已征收的關稅并未取消,即迄今為止實施的關稅措施從直接貿易渠道將導致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下降0.1個百分點。其二,中美雙方激烈交鋒加劇了華爾街動蕩。中美經貿談判進展影響美國市場情緒起落。7月份中美經貿12輪談判前和談判期間,特朗普多次抨擊中方試圖采取拖延戰術,談判后又再次威脅加稅,給新一輪貿易磋商蒙上陰影,市場樂觀情緒不斷減弱。貿易動蕩局勢已經導致投資者涌向避險資產,美國長債券收益率跌至多年低點。而中美經貿談判若陷入僵局,將進一步為美國經濟蒙上陰影。第一,關稅對美國經濟影響會產生“滾雪球效應”。關稅將擠壓企業利潤,當企業難以消化關稅壓力時,會被迫提高價格,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影響美國經濟重要引擎——消費動力。第二,經濟悲觀預期或導致自我實現。此輪美國經濟增長周期始于2009年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已延續120個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長增長周期。市場對經濟運行進入周期尾部預期強烈,疊加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不確定,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更趨悲觀。悲觀預期可能會削弱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進而導致支出減少,讓美國經濟實現衰退的自我預言。第三,美國施加關稅對供應鏈的打擊是全球性的,對全球經濟負面影響,也不斷對美國經濟產生“回旋鏢效應”。從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看,關稅清單中計算機和電子產品中,將受影響的中國廠商僅占14%,但受到波及的供應鏈上的其他國家將高達86%;其他制造業中,受影響的中國廠商占32%,但受打擊的其他國家將占68%;電器設備及零部件中,受影響中國廠商占37%,受沖擊的供應鏈上的其他國家則占63%;機械設備中,受波及的中國廠商占41%,其他國家則占59%;即使中國占優勢地位的化學品貿易中,供應鏈上受波及的其他國家也占15%。全球貿易乏力,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將進一步拖累美國經濟。此外,美國已進入大選,大選將令貿易保護主義強化,進一步影響美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