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保健協會休閑保健專業委員會、國際休閑保健產業協會發布了《中國休閑保健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休閑保健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目前全國已有休閑保健企業60余萬家,相關鏈接產品企業300余萬家,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休閑保健產業已日漸成為中國服務業的重要支柱。
據中國保健協會休閑保健委員會會長劉玲介紹,休閑保健產業涵蓋六大類:綜合類休閑保健、專業類休閑保健、運動類休閑保健、養生類休閑保健、產品類休閑保健、服務類休閑保健。其經營層面主要為穴位針灸、按摩推拿、刮痧等中醫理療手段,并吸收國外先進的桑拿、健身操、SPA,以及融合酒吧、休閑度假等形式的經營終端。以上休閑形式不僅為市民大眾喜聞樂見,而且成為人們放松身心、交友待客、商務洽談的場所,也是消費經濟的新的發現點、著陸點和生長點。
休閑保健產業可謂利國、利民、利他、利己,是一種完全健康的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從長遠來看,它有助于提升中國的綜合實力,增加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2008年,它將極大地刺激以旅游業為龍頭的休閑保健產業的發展,這是經濟增長的“長尾運動”。
總體來看,我國休閑保健產業已經走出了粗放階段,正向規;、精細化、效益化的方向發展,但與發達國家比較,仍存在四大不足。《報告》指出,一是品牌缺失,休閑保健產業知名品牌較少;二是缺乏特色,休閑產業產品雷同,經營層次不高;三是人才匱乏,沒有專門的人才培養學校,缺乏專業的管理和技能培訓;四是缺乏行業評審標準。由于行業發展迅速,政府管理滯后,行業服務缺乏標準。中國保健協會休閑保健專業委員會表示,針對行業存在的不足,專業委員會已經向國務院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了申請,組織工作小組,正在研究和制定相關標準,以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